本文讲的是青龙桥军休所78岁的老军嫂写表扬稿,点赞82岁老军哥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在国防大学南门口,不久前新建了一个小公园,取名叫“悦园”。后来,这个公园便成了国防大学南区居民和青龙桥军休所部分军休干部晨练的场地。每天早晨8点左右,就有一些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的爱好者欢聚在此,在教练员的引领下,认真有序地晨练起来。
晨练结束后,这班中老年朋友们又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天南地北地聊起来。这时,78岁的老军嫂周老师笑着说:“我们晨练环境之所以有如此和谐的氛围,与82岁的老军哥刘同寅夫妇辛勤且热心服务是分不开的,他们夫妇多年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心甘情愿为大家服务,办好事、做实事,我要写表扬稿,为老军哥刘同寅同志点赞。”周老师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写就写,并把写好的表扬稿送给王东泉所长。表扬稿是这样写的:
多年来,军休干部刘同寅同志是个值班员,不管寒冬酷暑,每天早上八点以前,就来到晨练场,把放器械的小房门打开,拿出播放机,接上电线,把录放机打开放音乐。晨练人员就按照音乐的节拍开始练习太极拳、剑、扇。晨练结束后,他就将录放机收回放进仓库,锁好门后检查无误才离开。
他是个“装修工”。他发现每天早晨来参加晨练的同志,背着剑拿着扇子来去很不方便,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从家里拿来铁钉子,木板条在小仓库内墙上整齐地钉上一排钉子,大家晨练结束后,就将装有剑、扇的布袋按序挂在墙壁上,这样既好看又减少了大家每天背来背去的麻烦,深受大家好评。
他又是个“修理工”。晨练场的录放机使用多年常出点小故障,电线有时出现短路,他就拿回家里修理好了再“上岗”。有的老同志剑、扇坏了不好使,他就将其拿回家帮助修好,第二天晨练时准能用上。
他还是个“清洁工”。在晨练场周边有不少长条椅子,上面常有灰尘不干净,他不怕麻烦,早晨从家带来抺布,将长条椅一一擦得干干净净,让大家能坐在干净的椅子上休息。每逢刮风下雨,晨练场地都有积水和树叶等,次日早晨他总是带来扫把,将场地的积水和杂物清扫干净。除此之外,他每天还负责晨练场地和存放晨练器材小仓库的管理工作,不管什么时候,事情怎么忙,他都将其管得井井有条。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同志们也积极参与其中。要问老刘为的啥?他笑着说:“只要大家晨练得高兴,再苦再累也没啥。”
他热情为大家服务的事,自然离不开夫人王新兰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王新兰同志主动担任大家练习拳、剑、扇的教练员工作,耐心给大家讲解动作要领,做示范,同样深受大家好评与点赞。
我看了军嫂周老师的表扬稿后很受感动,认为刘同寅同志这种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值得点赞。
为写好写实这篇报道,我走访了刘同寅同志。他笑着说:“这都是些举手之劳的平凡小事,不足挂齿,为大家办点实事、好事都是应该的。别人快乐我就快乐,别人幸福、我就心满意足了”。有道是:“平凡之中见精神”。刘同寅就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无私奉献的人。
(青龙桥军休所)◎王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