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淀军休信息网

2024年海淀区军休工作报告(摘要)

日期:2024年04月23日来源:办公室

字体:分享到: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海淀军休在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广大军休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这一中心任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加强组织管理,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受到军休人员广泛好评。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注重思想政治引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利用《同心刊》、“海淀军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工休人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军休党委研究制定学习教育方案,各党总支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较好地引领主题教育的开展。全体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体讨论相结合,书记讲党课与主题宣讲相穿插,依托“三会一课”以及主题党日等活动,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信念、锤炼党性、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圆满完成年度移交安置任务。2023年是落实中央巩固三年移交成果、年度移交工作动态清零的第一年,海淀军休坚守接收工作要让部队满意、政府满意、军休干部满意的“三满意”标准,做好接收安置军休干部工作。

确保“两个待遇”落到实处。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全年通过重大节日对离休干部、家庭困难军休干部、特殊贡献人员、英模功臣和优抚对象等进行 3000余人次重点慰问。全年共传阅师团级机要文件 2000余份;组织 11场形势报告会;组织工休人员代表参加“9·30”公祭和

“清明祭英烈”活动;组织参与第八届“北京军休榜样”评选活动;完成 1万余名军休干部离退休证的换发工作。落实军休干部生活待遇。一是做好各项经费保障。二是为部分军休干部申报办理各项待遇。为 3000余名军休干部办理社会保障卡,军休干部持卡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变更 5000余次,异地就医备案 1000余人;积极完成年度医疗费报销审核工作;为 2000余名新接收军休干部办理了师职干部医疗就诊证;为新接收 200余名军休干部换发了伤残证;三是较好地完成了军休干部年度健康体检工作。四是参加和组织市、区两级军休干部疗养共 30批 4000余人,无军籍职工疗养 18批约 3000余人。

加大服管用房的维修改造力度。先后对东翠路军休所服管机构用房等 13个项目进行维修改造、监督及验收。完成闵航路 21号院老旧小区改造、双榆树军休所知春里 23号楼 3部电梯主体建设。积极推进百望服务管理中心和厢红旗军休所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太平路 48号院 11号楼军休干部专项住房维修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军休干部休养生活环境。

持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发挥老年大学在文化养老中的主阵地作用,根据军休干部需求,军休老年大学新设专业课程,增加班次数量,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南北两个校区学员数达近千名,文化养老中的主阵地作用发挥越加明显。二是依托《同心刊》、微信公众号和“新竹生活”抖音号等平台,展示各单位工作经验和军休干部丰富多彩的文化休养生活。《同心刊》全年编辑出版 12期,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 100余条;拍摄完成“两弹一星”系列专题纪录片。启动筹建全市首批区级军休红色教育基地,征集全区军休干部红色事迹材料 130余篇。三是组织广大军休干部积极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军休干部运动会,多项比赛项目取得佳绩。参加市军休干部合唱比赛荣获两个二等奖,原创健身操比赛获一、二等奖;参加区老体协组织的第 25届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交流展示活动,获最佳表演奖。举办区军休干部合唱、广场舞比赛展示等高品质的文化活动,组织军休干部合唱、书画、广场舞骨干培训,不断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各军休所组织开展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春游踏青、趣味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提高了军休干部休养生活品质。

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组织召开海淀军休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了海淀军休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将新接收军休干部党员编入党支部,做到接收安置与党员管理无缝对接。分两批组织 300余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了集中轮训。督导基层党组织改选工作,完成 21个党总支、106个党支部改选工作,新成立 1个党总支、23个党支部。开展“两优一先”表彰活动,在支部、总支层层推荐基础上,表彰了优秀共产党员 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100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40个。为全区800余名老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党 50年”纪念章。

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优化工作人员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强化干部培养,在局党组领导下,做好军休科级干部选拔工作。注重抓好工作人员党员培训工作,组织 300余名工作人员党员进行了集中轮训。分批次抓好年度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通过开展接收安置、服务管理、医疗、财务、宣传等专业培训,提升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2024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周年,也是海淀军休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改进服务质量,推动军休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海淀军休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北京市退役军人工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局党组对军休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推动海淀军休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让军休干部获得感成色更足为主线,不断推动海淀军休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一)围绕建国 75周年开展庆祝活动。举办建国 75周年文艺演出、诗词书画摄影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周年·建功立业在军营》征文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同心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各单位开展的主题活动,抒发工休人员爱党爱国爱军的伟大情怀,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热情。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有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和系列教育活动,讲好新时代军休故事,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永葆共产党人的信仰与信念。

(二)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条例》专题学习,坚持节前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适时开展“以案为鉴”专题警示教育,以案促教、以案促改,用发生在身边的典型违法违纪案例,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制定《海淀军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更明确、内容更具体、责任更清晰。准确把握政策,切实加强监督执纪工作,不断强化党员法治意识,着力提升党员依法依规办事的能力。

(三)确保接收安置任务圆满完成。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强化为军服务思想,全力以赴做好接收安置工作。一是做好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提炼运用三年集中移交工作经验,加强军地协调联动,主动对接部队,优化接收流程,不断提升接收安置工作水平。进一步优化“三方见面会”程序,实现移交安置与服务管理工作的无缝衔接,积极稳妥做好常态化接收安置工作。二是做好无军籍职工接收安置准备工作。及早谋划,提前部署,按照上级要求完成无军籍职工的移交安置任务。适时组织已接收安置无军籍职工参加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落实好无军籍职工各项待遇。

(四)持续探索引进社会化个性化服务。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项目。拓展服务保障渠道,引进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力量,为军休干部提供法律咨询、精神慰藉、代际沟通等服务,研究解决居住在部队营区内军休干部的社会化服务保障工作。发挥军休所的桥梁纽带作用,协调衔接街道社区,探索建立“休养资源共享、文化活动共建”,就近就便为军休干部提供多样化服务。

(五)积极改善军休干部休养环境。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推进实施闵航路、厢红旗、百望等军休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进地方产权住房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改造工作。稳妥推进军休干部住房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开展好青龙桥、百望、闵航路服管机构用房维修改造工作,做好太平路 48号院 11号楼军休干部专项住房维修改造工作。加大协调力度,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持续改善各军休所办公场所和军休干部活动场所硬件设施,为军休干部营造更加安全、规范、整洁、有序的休养环境。

(六)持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完成全市首批军休红色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依托闵航路军休所现有场地资源,做好基础建设改造;继续征集军休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和实物资料,高质量完成首批区级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二是继续围绕加强

“十个一”文化品牌建设这一核心,加强打造“一所一品牌,一所一特色”,使文化养老惠及全区军休干部。三是进一步办好《同心刊》,加强对军休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严把文稿质量关,提高办刊水平。四是做好军休大学招生工作。五是充分发挥文体联合会、军休艺术团等组织作用,兼顾不同年龄群体,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六是举办全区军休干部门球比赛、合唱比赛、钓鱼比赛、广场舞比赛活动,举办全区军休干部合唱、书画、广场舞、广播操和摄影培训等高品质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擘画新蓝图,奋楫新征程。做好海淀区军休服务保障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朝乾夕惕、笃行不怠,在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以斗争精神迎接挑战,以奋进力量开辟未来,彰显担当,展现作为,凝心聚力书写新时代海淀军休工作的新篇章!

(办公室)


2024年海淀区军休工作报告(摘要)

日期:2024年04月23日

来源:办公室

字体:

分享到: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海淀军休在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广大军休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这一中心任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加强组织管理,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受到军休人员广泛好评。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注重思想政治引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利用《同心刊》、“海淀军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工休人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军休党委研究制定学习教育方案,各党总支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较好地引领主题教育的开展。全体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体讨论相结合,书记讲党课与主题宣讲相穿插,依托“三会一课”以及主题党日等活动,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信念、锤炼党性、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圆满完成年度移交安置任务。2023年是落实中央巩固三年移交成果、年度移交工作动态清零的第一年,海淀军休坚守接收工作要让部队满意、政府满意、军休干部满意的“三满意”标准,做好接收安置军休干部工作。

确保“两个待遇”落到实处。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全年通过重大节日对离休干部、家庭困难军休干部、特殊贡献人员、英模功臣和优抚对象等进行 3000余人次重点慰问。全年共传阅师团级机要文件 2000余份;组织 11场形势报告会;组织工休人员代表参加“9·30”公祭和

“清明祭英烈”活动;组织参与第八届“北京军休榜样”评选活动;完成 1万余名军休干部离退休证的换发工作。落实军休干部生活待遇。一是做好各项经费保障。二是为部分军休干部申报办理各项待遇。为 3000余名军休干部办理社会保障卡,军休干部持卡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变更 5000余次,异地就医备案 1000余人;积极完成年度医疗费报销审核工作;为 2000余名新接收军休干部办理了师职干部医疗就诊证;为新接收 200余名军休干部换发了伤残证;三是较好地完成了军休干部年度健康体检工作。四是参加和组织市、区两级军休干部疗养共 30批 4000余人,无军籍职工疗养 18批约 3000余人。

加大服管用房的维修改造力度。先后对东翠路军休所服管机构用房等 13个项目进行维修改造、监督及验收。完成闵航路 21号院老旧小区改造、双榆树军休所知春里 23号楼 3部电梯主体建设。积极推进百望服务管理中心和厢红旗军休所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太平路 48号院 11号楼军休干部专项住房维修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军休干部休养生活环境。

持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发挥老年大学在文化养老中的主阵地作用,根据军休干部需求,军休老年大学新设专业课程,增加班次数量,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南北两个校区学员数达近千名,文化养老中的主阵地作用发挥越加明显。二是依托《同心刊》、微信公众号和“新竹生活”抖音号等平台,展示各单位工作经验和军休干部丰富多彩的文化休养生活。《同心刊》全年编辑出版 12期,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 100余条;拍摄完成“两弹一星”系列专题纪录片。启动筹建全市首批区级军休红色教育基地,征集全区军休干部红色事迹材料 130余篇。三是组织广大军休干部积极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军休干部运动会,多项比赛项目取得佳绩。参加市军休干部合唱比赛荣获两个二等奖,原创健身操比赛获一、二等奖;参加区老体协组织的第 25届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交流展示活动,获最佳表演奖。举办区军休干部合唱、广场舞比赛展示等高品质的文化活动,组织军休干部合唱、书画、广场舞骨干培训,不断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各军休所组织开展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春游踏青、趣味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提高了军休干部休养生活品质。

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组织召开海淀军休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了海淀军休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将新接收军休干部党员编入党支部,做到接收安置与党员管理无缝对接。分两批组织 300余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了集中轮训。督导基层党组织改选工作,完成 21个党总支、106个党支部改选工作,新成立 1个党总支、23个党支部。开展“两优一先”表彰活动,在支部、总支层层推荐基础上,表彰了优秀共产党员 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100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40个。为全区800余名老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党 50年”纪念章。

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优化工作人员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强化干部培养,在局党组领导下,做好军休科级干部选拔工作。注重抓好工作人员党员培训工作,组织 300余名工作人员党员进行了集中轮训。分批次抓好年度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通过开展接收安置、服务管理、医疗、财务、宣传等专业培训,提升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2024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周年,也是海淀军休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改进服务质量,推动军休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海淀军休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北京市退役军人工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局党组对军休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推动海淀军休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让军休干部获得感成色更足为主线,不断推动海淀军休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一)围绕建国 75周年开展庆祝活动。举办建国 75周年文艺演出、诗词书画摄影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周年·建功立业在军营》征文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同心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各单位开展的主题活动,抒发工休人员爱党爱国爱军的伟大情怀,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热情。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有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和系列教育活动,讲好新时代军休故事,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永葆共产党人的信仰与信念。

(二)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条例》专题学习,坚持节前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适时开展“以案为鉴”专题警示教育,以案促教、以案促改,用发生在身边的典型违法违纪案例,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制定《海淀军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更明确、内容更具体、责任更清晰。准确把握政策,切实加强监督执纪工作,不断强化党员法治意识,着力提升党员依法依规办事的能力。

(三)确保接收安置任务圆满完成。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强化为军服务思想,全力以赴做好接收安置工作。一是做好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提炼运用三年集中移交工作经验,加强军地协调联动,主动对接部队,优化接收流程,不断提升接收安置工作水平。进一步优化“三方见面会”程序,实现移交安置与服务管理工作的无缝衔接,积极稳妥做好常态化接收安置工作。二是做好无军籍职工接收安置准备工作。及早谋划,提前部署,按照上级要求完成无军籍职工的移交安置任务。适时组织已接收安置无军籍职工参加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落实好无军籍职工各项待遇。

(四)持续探索引进社会化个性化服务。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项目。拓展服务保障渠道,引进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力量,为军休干部提供法律咨询、精神慰藉、代际沟通等服务,研究解决居住在部队营区内军休干部的社会化服务保障工作。发挥军休所的桥梁纽带作用,协调衔接街道社区,探索建立“休养资源共享、文化活动共建”,就近就便为军休干部提供多样化服务。

(五)积极改善军休干部休养环境。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推进实施闵航路、厢红旗、百望等军休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进地方产权住房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改造工作。稳妥推进军休干部住房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开展好青龙桥、百望、闵航路服管机构用房维修改造工作,做好太平路 48号院 11号楼军休干部专项住房维修改造工作。加大协调力度,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持续改善各军休所办公场所和军休干部活动场所硬件设施,为军休干部营造更加安全、规范、整洁、有序的休养环境。

(六)持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完成全市首批军休红色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依托闵航路军休所现有场地资源,做好基础建设改造;继续征集军休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和实物资料,高质量完成首批区级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二是继续围绕加强

“十个一”文化品牌建设这一核心,加强打造“一所一品牌,一所一特色”,使文化养老惠及全区军休干部。三是进一步办好《同心刊》,加强对军休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严把文稿质量关,提高办刊水平。四是做好军休大学招生工作。五是充分发挥文体联合会、军休艺术团等组织作用,兼顾不同年龄群体,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六是举办全区军休干部门球比赛、合唱比赛、钓鱼比赛、广场舞比赛活动,举办全区军休干部合唱、书画、广场舞、广播操和摄影培训等高品质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擘画新蓝图,奋楫新征程。做好海淀区军休服务保障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朝乾夕惕、笃行不怠,在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以斗争精神迎接挑战,以奋进力量开辟未来,彰显担当,展现作为,凝心聚力书写新时代海淀军休工作的新篇章!

(办公室)


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15号院

海淀军休

军休课堂

新竹生活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京ICP备2022026096号-1